2021 |
110年度「精進藥物辨識查詢資料計畫」 |
王四切; 施美份 |
  |
2002 |
2-Pupukeanone, 9-Pupukeanone, 9-Isocyanoneopupukeanane 和Isoclovene的合成研究 |
戴火木 |
 |
2000 |
A群鏈球菌致病因子與疾病相關性之研究 |
蔡佩珍 |
 |
2000 |
B-Bungarotoxin之Binding Protein分子選殖及B-Bungarotoxin與其Binding Protein交互作用之探討 |
吳佩芳; Pei-Fung Wu |
 |
1994 |
Chlorhexidine 對人類口腔纖維母細胞之影響 |
黃正芬 |
 |
1992 |
E,E,E-三烯晄酮衍生物之合成 |
莊世憲 |
|
2000 |
Effects of lyophiliz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liposome incorporatea superoxide dismutase |
張禎容 |
|
1998 |
ENOXACIN 微脂粒包覆處方之經皮離子電透入輸藥法研究 |
方嘉佑; Jia-You Fang |
 |
2001 |
FINASTERIDE在FAPG及水性凝膠劑中經皮吸收之研究 |
許立人 |
 |
2006 |
Flavokawain A和Flavokawain B對人類乳癌細胞之體內及體外抑制增生、腫瘤入侵作用和誘發細胞程式死亡機制之探討 |
許雅玲 |
  |
1999 |
GLUTATHIONE 眼用微脂粒製劑的製備及其體外豬眼角膜穿透性之研究 |
林恆弘; Hung-Hong Lin |
 |
2006 |
Labedipinedilol-A對人類攝護腺細胞抑制增生及誘發細胞凋亡之機制探討 |
劉淑芬 |
  |
2000 |
NADPH 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及CYTOCHROME B5在細胞色素3A4 及 3A5相關之藥物交互作用的角色探討研究 |
鄭靜玲 |
 |
1997 |
NALBUPHINE 前驅藥口腔控釋貼劑之開發 |
宋國峻 |
 |
1999 |
NALBUPHINE 前驅藥長效植入劑藥動學及藥效學之研究 |
宋國峻; Kuo-Chun Sung |
 |
1998 |
NALBUPHINE前驅藥微球粒劑型生體外及生體內的評估研究 |
宋國峻; Kuo-Chun Sung |
 |
2006 |
PDE5 inhibitors的相關交互作用影響研究(新制多年期第1年) |
鄭靜玲 |
  |
2007 |
PDE5 inhibitors的相關交互作用影響研究(新制多年期第2年) |
鄭靜玲 |
  |
1999 |
Pharmalokinetic Behavior of Atenolol in Adult Chinese Males |
莊禮維 |
|
2004 |
Pilocarpine 之Chitosan/Sodium Alginate 奈米微粒之物化特性研究 |
蔡曉燁 |
|
1999 |
P醣蛋白運送抗癌藥物之機轉---磷脂質之重要性探討 |
駱雨利; Yu-Li Lo |
 |
1999 |
THROMBIN 與 PGE 受體活化 MAP KINASE 機轉之探討 |
吳烘 |
 |
2009 |
丁香醇和異丁香醇衍生物之體外細胞模式及體內內毒素模式之抗發炎活性評估與訊息傳遞路徑之探討 |
劉淑芬; 葉竹來 |
  |
2000 |
三價砷對人類磷脂質過氧化物麩氨基硫氧化酵素作用的訊息傳遞 |
黃暉升 |
 |
1994 |
三環罌粟鹼類似物之合成及生物活性之評估 |
莊世憲 |
|
1996 |
以chitosan親水膠體為基劑之nicotine軟膏在經皮吸收之研究 |
許立人 |
|
2000 |
以RU(BPY)3(2+)/石墨複合電極對胺基酸進行電化學冷光偵測 |
唐自強 |
 |
2023 |
以內質網壓力調控nucleobindin-2表現的機制來篩選第二型糖尿病的天然物及臨床用藥 |
洪瑞祥; 黃溫雅; 吳明娟; 王智揚 |
 |
1997 |
以共軛焦雷射掃描顯微鏡研究多重抗藥性抑制劑對抗癌藥物運送之影響 |
駱雨利 |
 |
1996 |
以具生體分解性高分子為基質之Nalbuphine前驅藥的長效植入劑研究 |
宋國峻 |
|
2004 |
以噴霧冷凍乾燥法製備應用於基因傳遞之多孔性DNA乾粉:保護劑組成及效能研究 |
宋國峻 |
 |
2003 |
以無接觸模式導電度測定法對HPLC及CE分離後之單保護層金簇(Au MPC)偵測之研究 |
唐自強 |
|
2008 |
以生物晶片技術研究陽離子性高分子基因傳送系統對巨噬細胞運作基因表現之影響 |
郭榮華; 詹明修 |
  |
2010 |
以神經傳導物質及其代謝物含量的變化探討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應用於減輕嗎啡戒斷反應及其藥效機轉 |
劉國盛; 宋國峻; 王志中 |
  |
2009 |
以神經傳導物質及其代謝物含量的變化探討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應用於減輕嗎啡戒斷反應及其藥效機轉(新制多年期第1年) |
劉國盛; 宋國峻; 王志中 |
  |
1998 |
以體外及體內試驗研究多重抗藥性抑制劑對抗癌藥物運送之影響 |
駱雨利; Yu-Li Lo |
 |
1995 |
傳統中藥與現代西藥之交互作用的研究 |
楊竹茂 |
|
2005 |
傳統硬膏劑安全性評估: 黃丹(Pb3O4)鉛之釋出及穿皮吸收之研究 |
楊竹茂 |
|
1992 |
光果翼核木之活性成分研究 |
張建雄 |
|
1994 |
光果翼核木之活性成分研究(II)-抗發炎及保肝活性 |
張建雄 |
|
1993 |
具抗癌潛能含有次甲基丁內酯化合物之合成 |
陳岳鴻 |
|
2001 |
凝膠配方特性對電穿孔經皮輸藥影響之研究 |
宋國峻 |
 |
2021 |
利用微生物GT酵素合成新穎樟芝三萜糖苷及酵素功能研究 |
江建民; 張德生 |
 |
2018 |
利用異源系統表現紅麴菌之二次代謝產物 |
葉旭華 |
  |
2000 |
利用離子電透入輸藥法促進NALBUPHINE 前驅藥經皮吸收之研究 |
宋國峻 |
 |
2000 |
利用電穿孔輸藥法促進NALBUPHINE前驅藥經皮吸收之研究 |
宋國峻 |
 |
1997 |
前列腺素E對MAP KINASE的活性及其他訊息傳導路徑之探討 |
吳烘 |
|
2000 |
半導體應用於氣態之有機光解催化反應的探討 |
王東亮 |
 |
2004 |
口腔癌與骨隨過氧化酵素基因多型性相關性之研究 |
陳秋蘭 |
 |
2007 |
台灣大戟 (Euphorbia formosana) 之三萜類及黃酮類活性化合物對內毒素在體外及體內引起發炎之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 |
劉淑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