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034/20233 (89%)
造訪人次 : 23680253      線上人數 : 44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1371


    標題: 探討界面活性劑分解菌能力比較
    作者: 李婞慈
    貢獻者: 嘉南藥理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
    林朝賢
    日期: 2016-05-10
    上傳時間: 2018-05-21 10:35:33 (UTC+8)
    摘要: 本研究探討從市售洗劑產品發現汙染菌,經純化培養出5種革蘭氏陰性菌株,經16SrDNA基因定序鑑定結果分別為:Klebsiella alba、Pluralibacter gergoviae、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Pseudomonas putida、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試比較上述五種菌間對於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之分解能力。
    評估5項市售洗劑常見原料汙染風險指數,結果發現Sodium Laureth Sulfate-1N與Lauramidopropyl Betaine 為最易被降解原料。配製20% SDS標準品作為分解能力比較,發現: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 Pluralibacter gergoviae >Klebsiella alba > Pseudomonas putida,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無法在20% SDS溶液生長。
    對於SDS高溫加熱後微生物降解能力比較,反而意外發現分解力下降,可能原因是加熱脫硫酸基作用,酸價提高抑制微生物生長,利用Methylene-blue activesubstances 與酸價試驗亦得到吻合結果。
    關於洗劑製程工廠汙染衛生管理解決之道,建議添加5%乳酸有良好的抑菌能力。而Fe2+有助長部分微生物如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菌的生長,而0.01% EDTA則可以抑制其生長。
    綜合以上試驗結果,可做為洗劑配方開發參考資料,利用障礙技術避免洗劑產品遭受汙染菌,另外這些界面活性劑降解優勢菌株未來也可以應用於工業廢水處理。
    關聯: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起迄日:2016/05/10-2016/05/13,地點:嘉南藥理大學國際會議中心一樓
    顯示於類別:[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所)] 會議論文
    [藥理學院]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D04.pdf474KbAdobe PDF400檢視/開啟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