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40/20438 (89%)
造訪人次 : 5811861 線上人數 : 104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NU IR
藥理學院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NU IR
‧
管理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藥理學院
>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
Item 310902800/3141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1418
標題:
比較次氯酸鈉抑菌效果的體外測試
作者:
林禹任
張道安
蔣智榮
貢獻者:
嘉南藥理大學生物科技系
羅怡珮
關鍵字:
次氯酸鈉
大腸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平板傾注法
吸光值測定法
日期:
2016-05-10
上傳時間:
2018-05-21 10:36:24 (UTC+8)
摘要: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衛生安全,不論是食物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以至於在現今的生活中,微生物的檢測實驗,其運用變得相當重要,而在臨床醫療中廣泛應用在抗生素藥劑中,以測試此藥劑的MIC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為多少做比較,藉此得知效果強弱,若是最小抑制濃度的數值越小,表示其藥劑抗菌效果就越強;因此最小抑制濃度MIC被認為是抗菌效果最基本的實驗室指標。
我們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快速且精確的測得某藥劑的MIC最小抑菌濃度,以便因應大量的數據需求,而在本次試驗中,我們分別使用了較簡單快速的吸光值測定法,及較傳統的傾注平板法;將以這兩種常用的觀測方法來相互比較,實驗中則選用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為我們的實驗菌種,而次氯酸鈉作為我們的實驗藥劑,我們分別以吸光值與傾注平板法的IC50 結果相互比較,大腸桿菌的吸光值IC50 為0.137%傾注平板法的IC50 為0.257%,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吸光值IC50 為0.403%平板傾注法的IC50為0.013%,吸光值與傾注法兩者的差異因素有可能在於菌的顏色或是實驗時間。
關聯: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起迄日:2016/05/10-2016/05/13,地點:嘉南藥理大學國際會議中心一樓
顯示於類別:
[生物科技系(所)] 會議論文
[藥理學院]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G08.pdf
516Kb
Adobe PDF
364
檢視/開啟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