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076/20274 (89%)
造訪人次 : 4612534      線上人數 : 106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0245


    標題: 護理之家實施動物輔助活動之研究
    作者: 沈雪娥
    黃慈惠
    貢獻者: 財團法人天主教若瑟醫院社會工作室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精神科
    關鍵字: 狗醫生
    動物輔助活動
    動物輔助治療
    寵物治療
    系統觀察法
    日期: 2010-05-27
    上傳時間: 2017-03-28 18:15:20 (UTC+8)
    摘要: 背景與目的:
      台灣狗醫生計畫始於1999年底,由陳秀宜小姐經由亞洲動物基金會創辦人吉兒.羅賓森小姐(Ms.Jill Robinson)的協助而發起,於台灣首度進行了狗兒大使的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人士服務。於2001年9月16日成立了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Formosa Animal-Assisted Activity&Therapy Association,FAAAATA;俗稱台灣狗醫生協會),透過協會組織系統的運作,使台灣狗醫生大使的宗旨及任務更普遍的實施台灣的每一個角落;藉由動物的參與,以提升人們的身心健康狀態、獨立性以及生活品質。在「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的推動下,「狗醫生」已成為國內近幾年醫護界進行寵物治療的重要專業團隊。以動物與其飼主所形成之動物夥伴團隊為主題,動物必須經過健康、技能及性情的篩選,動物與其飼主皆需要受過完整的訓練過程,才可以開始狗醫生的治療。
    方法:
      研究對象為南部某教學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經簽屬同意參與的居民;研究期間預計每月動物訪視二次,預計每次1~2隻狗醫生,每次活動時間為40分鐘。
      研究擬採用『系統觀察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行為觀察記錄表單」,利用丟球、梳毛、撫摸狗兒、牽狗兒散步等活動,記錄每次狗醫生來訪時住民的反應,並輔以訪談照護人員收集相關資訊,以做為護理之家活動教案設計的施行成效檢討。
    結果:
      經由98年9月22日起至99年2月止,每月二次狗醫生訪視,共計八次訪視。分析住民於動物輔助活動介入前後行為的變化情況,發現等待中的表情會因住民的退化程度有所差別;互動過程如肢體動作、眼神跟隨狗的移動、與狗醫生及老師(飼主)互動中的語言表達等,也會因住民的精神狀況有所變化。
    討論與建議:
    1.醫院及長期照護機構可多執行此臨床相關研究,提供未來研究者參考。
    2.建議「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可在雲嘉地區招生訓練在地狗醫生,可免除狗兒與飼主長途跋涉之苦,更可嘉惠雲嘉地區的老人。
    關聯: 2010社會工作實務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7-386頁
    2010社會工作實務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起迄日:2010/05/28,地點: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顯示於類別:[智慧生活學院] 2010社會工作實務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p377.pdf316KbAdobe PDF499檢視/開啟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