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0211
|
標題: | 高齡族群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 子計畫三:老年人養生觀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
作者: | 林指宏 |
貢獻者: | 觀光事業管理系 |
關鍵字: | 高齡者 養生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結構性訪談 |
日期: | 2016 |
上傳時間: | 2017-02-16 16:10:02 (UTC+8) |
摘要: | 老化為全球人口發展趨勢,探討高齡者生活習慣與養生觀對高齡保健與實施方針有其必要性。本研究針對中南部特定團體之65-89歲高齡者,採結構式訪談法,分析其人口變項、養生觀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聯。本研究採用自製問卷,以結構式訪談法針對30位來自不同團體的高齡者進行訪談調查,分析其人口變項、養生觀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聯性影響。結果顯示,(1)養生觀次數分配調查,養生資訊廣受電視(62%)影響,運動為主要養生方式(52%),其中自覺年紀到(45%)與身體病痛(31%)為養生起始主因,而養生場所以公園(47%)和住家(43%)最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場所方便性(37%);(2)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次數分配調查,有運動習慣(93%),天天都會運動(46%)最多,且以健走(46%)為主。有較正面的健康責任行為,包括:會自行就醫(46%)、有定期健康檢查(56%)、主動蒐集健康資訊(56%)、主動關心自我健康(87%)及主動分享健康資訊(60%)之。飲食習慣為定時吃三餐(100%)、餐食量以7-8分飽(60%)、每天吃水果蔬菜(73%),餐食特性以清淡少油(30%)為主。自覺平時沒有壓力者最多(56%),且會自己處理壓力(83%)。經常和家人或親戚保持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100%),整體生活表示滿意(53%);(3)構面交叉分析結果顯示,罹病者的養生主要動機為「身體病痛」、罹病者和口腔咀嚼能力受損有相關連性、吃7-8分飽比餐餐吃到飽對預防慢性病發生有相關聯性,且罹病率較低。分析罹病者的養生動機,主要為「身體病痛」,故每天吃蔬菜水果與補充特定營養習慣者較未罹病者多25%,但每日飲水量較少(差異性達19%),顯示和其口腔咀嚼能力受損有相關連性。研究結論表示,有特定養生方式者其健康責任、運動習慣與飲食習慣有較積極正向之表現,且罹病與否和養生觀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相關聯性。 |
關聯: | 計畫編號:CN10516;計畫年度:105 |
顯示於類別: | [觀光事業管理系(含溫泉所)] 校內計畫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CN10516.pdf | | 1486Kb | Adobe PDF | 1561 | 檢視/開啟 |
|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