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076/20274 (89%)
造訪人次 : 5290685      線上人數 : 124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22367


    標題: 達達-戰爭下的禪機
    作者: 李秀珍
    貢獻者: 化粧品應用管理系
    關鍵字: 達達
    戰爭

    公案
    日期: 2009-05
    上傳時間: 2010-03-03 11:41:48 (UTC+8)
    摘要: 1916年在瑞士蘇黎世正式成立的達達,與戰爭的關係密不可分,它經常容易被視為是一種在戰爭暴力特殊環境下所形成的藝術,一種對戰爭的反動。這種「達達因戰爭而誕生」的說法,顯然有些不足而受限。諾伊.阿赫諾(Noïl Arnaul)在「達達的歷史變形」中就曾經提及:『在眾多危機的徵兆中,戰爭只是一個結果、一種最容易被感知的形式。達達理所當然是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個。達達表明一種拒絕,一種在精神上對於我們生活特定環境和特定價值的無法維持現狀』。在戰爭無情的重創催化下,達達回應了人們內心深層一股回歸東方的潛伏需求,企圖掙脫導致戰爭的究竟原因:被保羅.瓦列里(Paul Valéry)稱為「致命」的西方文化。
    本文於是試圖透過禪學思維對西方文化特質的剖析,讓我們從西方文化帶來的危機中,清楚照見達達的厭惡和不滿;並透過「公案」(一種禪師訓練弟子參禪的特殊方法)的心理角度觀看:戰爭的激烈與粗暴如何能在達達身上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形成兩者間微妙而有趣「相互反映」的鏡像關係?希望能藉此更加突顯達達身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情境反射的特質。明白達達的養成和它「回歸生活」的熱切需求後,也就更容易發現它那隱藏在荒誕言行背後、永遠努力不懈地讓我們莫名其妙與頭痛的真正動機。如此一來,我們也才有機會更接近達達、喜歡達達、成為達達。
    關聯: 2009年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事業學術研討會 ,起迄日:2009/5/21,地點: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顯示於類別:[文化事業發展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