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2800/220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074/20272 (89%)
造访人次 : 4075902      在线人数 : 94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22086


    標題: 從《內德論》談儒佛的倫理思想
    Ethical though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a in "Nei De Lun"
    作者: 謝綉治
    貢獻者: 人文社會教育中心
    關鍵字: 傅奕
    李師政
    辨惑
    通命
    空有
    果報
    倫理道德
    Fu-yi
    Li shi-zheng
    Differentiate confusion
    Understand destiny
    Emptiness and form
    Theory of causation
    Ethics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2010-03-24 16:45:17 (UTC+8)
    摘要: 在唐初一陣反佛聲浪中,《內德論》負起了護佛的功用,對於重視三綱五常,忠孝倫理的儒家,是否造成衝擊?而其中面臨的困境是什麼?要如何處理及解決呢?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首先《內德論》是以宗教社會學的觀點來顯示佛教有裨益社會的功能,同時說明佛教的宗教道德和儒家的處世哲學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從倫理的意義而言,佛教和儒家在現實作用上,可說是目標一致,沒有分別的。其次提出因果報應的思想,質疑儒家不合理的果報觀,並以三世輪迴及業力源起來作為儒家果報觀的補充及調整,而這種因果報應說也正是宗教倫理道德的原動力。最後提出空有論,就是用〝空〞來破除世俗所執的常有,又用〝有〞來掃蕩人們所執的空無,所以不落入有,也不落入無,但其實《內德論》所主張的〝既有既無,不有不無〞,這當中的〝有〞和〝空〞在現實的意義上是相同的,因為它最終的目的不是在探討佛教哲理的問題,而是將之視為實踐道德時的方便法。
    關聯: 嘉南學報 27 : p.203-215
    显示于类别:[嘉南學報] 27 期 (2001)
    [通識教育中心]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CNU 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