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實驗室初步針對南台彎高屏溪(Kaoping river)及東港溪(Tungkamg)兩流域蛙類進行採集。截至2007年6月,共捕獲10,909隻兩生蛙類(anura),其中以澤蛙(indian rice frog,Rana limnocharis)數量最多,虎皮蛙(chinese bullfrog,Rana rugulosa)其次。捕獲之畸形蛙分布地區主要位於兩流域污染較少的中上游地區。採樣期間共捕獲248之外觀奇異的蛙類,其種類以澤蛙最多。初步統計高屏溪流域上游及中游,蛙類畸形率分別為1.8%、2.0%及3.9%。這些外觀奇異的蛙類大多數以缺掌居多,其次為缺肢,其中也不少外生骨贅或肢體畸形。初步推測,這類畸形蛙行成原因可能為有機污染物增加及農業用藥大量使用有關。為了深入探討造成此區兩生纇畸形之原因及暸解環境污染可能造成兩生纇影響之生理層面,進一步測定肝臟中vitellogenin、雄性素、雌二醇,試驗中並分析肌肉、肝臟、腎臟中住金屬含量。本研究結果倘若發現真有高風險致畸型因子存在時,可由此研究瞭解存在於自然環境的各項致畸因子。更進一步,提供有關單位此等相關資訊,並進一步界絕其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