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混凝/膠凝程序一直是淨水處理過程中重要的單元,其操作的成效直接影響後續處理單元如沈澱與過濾單元的處理水質;混凝/膠凝為淨水工程中廣泛運用於去除水中微粒與有機物的物化程序,已經去穩定的膠體微粒進行有效碰撞之後,形成粒徑較大的聚集體,稱之為膠羽(floc)。雖然國內外許多研究對於混凝/膠凝的影響因子在實驗室之中皆有廣泛的探討,但於淨水場混凝/膠凝操作因子影響膠羽形成的實場評估卻是非常稀少。此一研究將於實驗室與淨水場現場以及於台南的潭頂水場的現場原水於不同濁度水質下、不同混凝劑稀釋比例以及不同的慢混攪拌操作下進行混凝/膠凝與沈降試驗,觀察膠羽之數目、大小、形狀與沉降行為,以了解不同混凝/膠凝的操作對膠羽形成之特性與濁度去除效率的影響,其研究結果將可作為淨水場操作人員於混凝/膠凝最適化操作的參考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