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Areca catechu Linn.)為棕櫚科多年生熱帶性植物,在台灣各地皆有栽種,尤其是南投、嘉義、台東、屏東等地。此植物之果實或種子(檳榔子)加上石灰、荖葉/荖花就是所謂之“檳榔嚼塊”。嚼食檳榔塊是一種相當古老且廣泛流行的習慣,在台灣目前就有近200萬的嚼食檳榔人口。但是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形成有絕對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近年更將“嚼食檳榔”定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Class I human carcinogen),換句話說就是“嚼食檳榔”與人類口腔癌的形成是無庸置疑的。除此之外,“嚼食檳榔”在台灣更被證明與心血管疾病、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 基於維護國民健康、減少口腔癌的發生,政府由減少(戒除)“嚼食檳榔”,降低檳榔植被,鼓勵檳榔轉作等各方面著手。由於檳榔的生長點部分(就是所謂的檳榔心、半天筍)與檳榔花有特殊香味,所以民間拿來入菜,尤其是用來煮湯、炒菜。但是檳榔子內已被證明含有毒性物質,如檳榔植物鹼(arecoline, arecaidine, guvacoline, guvacine),檳榔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等成分。檳榔植物鹼在體內可進而形成亞硝胺(nitrosamine)等致癌物質,而檳榔花青素亦可誘發氧化性傷害,造成發炎反應,產生PGE2等發炎介質,此都為檳榔嚼塊誘發口腔癌之原因。但是檳榔心、檳榔花等檳榔樹其他部位之毒性危害及檳榔樹之各部位做為食材對人體是否有毒性危害仍不明。為此,本計畫之目的就是在建立檳榔心、檳榔花之毒性評估。為達此目的,計畫將進行下列研究: 1. 檳榔心、檳榔花、檳榔根及檳榔汁成份分析。文獻中已有檳榔子中成份,但是對檳榔花、檳榔心、檳榔根及檳榔汁中的成分仍不清楚,有鑒於其中化學成分對以後之毒性評估非常重要,所以將以常用之萃取法萃取、濃縮檳榔心、檳榔花、檳榔根及檳榔汁,而後以高效液相層析儀做指標成分分析。 2. 參考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式,評估檳榔心、檳榔花對於人體之安全性及在人體毒性之暴露劑量標準。由於檳榔子中已知有(致癌)毒性成分,而同種植物之檳榔心與檳榔花非常可能亦有這些毒性成分。嚼食檳榔已知為人類致癌物,所以首先評估檳榔心、檳榔花之基因(遺傳)毒性,接著由重複餵食試驗來推算在人體之暴露劑量標準,為達此目的,將進行下列實驗: 小鼠周邊血液微核試驗:檳榔心、檳榔花萃取物將以重複口服投藥方式給予小鼠,以螢光顯微鏡分析周邊血液中微核之形成。微核如果發生是經過ADME (吸收、分布、代謝、排除),所以體內微核測試為I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基因毒性評估之最主要方法。 28天餵食試驗找出NOAEL,進而推出在人類之每日最大攝取量。 人體體外基因毒性試驗:收集健康志願者之白血球,加入檳榔心、檳榔花萃取物培養後,以彗星試驗 (COMET assay) 分析其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以上三種測試將可評估檳榔心、檳榔花萃取物之基因(遺傳)毒性,及建立人體毒性之暴露劑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