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2800/3497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69/20496 (89%)
造访人次 : 9788087      在线人数 : 69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4970


    標題: 探討自我微乳化藥物傳輸系統(SMEDDS)對於提升薑黃素之溶解性及生體可用率之可能
    其他標題: 藥食粧安跨域研發計畫─子計劃一
    作者: 王四切
    楊定崙
    貢獻者: 藥理學院
    藥學系
    關鍵字: SMEDDS
    Hildebrand solubility parameter
    Curcumin
    Emulsion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5-02-20 14:01:37 (UTC+8)
    摘要: 本研究計畫係攜帶薑黃素(curcumin)之配方M25自乳化系統(supersaturation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EDDS)為根基,除參照 Hildebrand 溶解度參數(Hildebrand solubility parameter,δ)概念進行簡化外,亦探討Surfactant T於配方M25自乳化系統內所扮演之角色。簡組別分為三組: (1)界面活性劑簡化;(2)助溶劑簡化;(3)單一界面活性劑和助溶組成。結果發現,無論是那個組別,當系統內部含有15%甘油(glycerol)時,皆出現分層之現象。而當以 10% MCT、50% Surfactant L、20% Surfactant TW、5% Surfactant T和15% PEG 400進行製備時,其感官分析(organoleptic assay)及粒徑測試(particle size testing)結果均與M25類似。由此可知,M25內部之 glycerol可完全以PEG 400替換。若以去除甘油的M25配方探討Surfactant T於其內部所扮演的角色。其結果發現,當系統內部僅含Surfactant L或 Surfactant TW時,就外觀而言,均與原M25配方一致。而由粒徑測試可進步得知,Surfactant T的去除對 Surfactant TW的影響程度較 Surfactant L小。此外,為了瞭解 Surfactant T在原系統的取代性,在符合法規之口服試劑標準下,本實驗再依據符合法規之口服試劑標準下,本實驗再依據化學結構、 化學結構、 HLB值、密度等物化性值篩選出類似於 Surfactant T功能的界面活性劑,並進行置換Surfactant T的比較。試驗中以具有環狀結構之Tween 60組別最具取代性,故推測Surfactant T內的環狀結構與系統之穩定否扮演重要角色性質 。此外,加入藥物後所形成 。此外,加入藥物後所形成之 SSEDDS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於此猜測藥物與系統之疏水作用力交互有助於安定性之延長。
    關聯: 計畫編號:CN11304
    显示于类别:[藥學系(所)] 校內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CN11304.pdf1769KbAdobe PDF96检视/开启


    在CNU 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