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59/20457 (89%)
造訪人次 : 6234004      線上人數 : 38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3685


    標題: 比較人工濕地操作十年對校園污水大腸菌類的淨化效果
    作者: 黃薏瑄
    荊樹人
    羅怡珮
    貢獻者: 生物科技系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關鍵字: 人工濕地
    大腸桿菌群
    大腸桿菌
    去除率
    懸浮固體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22-01-25 15:09:10 (UTC+8)
    摘要: 嘉南藥理大學人工濕地系統從 2005 年 11 月運轉迄 2016 年,已經過了10 餘年。本文探討嘉藥人工濕地運作 10 年前後對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淨化效果的差異性,評估可能造成差異的原因,並探討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與人工濕地水質的相關性。本研究於 2016 年監測結果顯示,嘉藥人工濕地對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的整體去除率分別為為 66% 與 98%,與2006 年的監測結果比較(分別為72% 與 100%),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的去除率均略為下降。表面下流動式人工濕地系統SSF 的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去除率分別為 67% 與 92%,與2006 年的監測結果比較(分別為 72% 與66%),呈現大腸桿菌群去除率下降而大腸桿菌去除率上升的情形。表面流動式人工濕地系統FWS 的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去除率分別為為- 4 %與77%,與2006 年的監測結果比較(分別為 67% 與 100%),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去除率均下降。探討2006 年與2016 年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去除率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進流污水中的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數量,於2016 年監測值均比2006 年監測值大幅度升高,另一方面則為人工濕地長期操作下,無論結構特性與生態特性均有大幅度的改變,可能是影響總大腸菌與大腸桿菌去除率的原因。去除水中懸浮固體後發現對大腸桿菌群的去除率為91%,對大腸桿菌的去除率為94 %,因此推論「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因為附著於較大的懸浮固體上,在通過SSF 時被較小的孔隙過濾下來,使得最終去除率增加」。針對基礎水質監測和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數量的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進流區監測的水溫與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呈現較高的負相關,進流區導電度與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的正相關性較高,其他人工濕地系統範圍內的水域因大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數量偏低,與基礎監測水質的相關性也偏低。
    關聯: 2017 第十一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起迄日:2017/05/02-2017/05/04
    顯示於類別:[藥理學院] 2017 第十一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G04.pdf667KbAdobe PDF175檢視/開啟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