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背景:口腔癌為全球第六大常見惡性腫瘤,在台灣更是男性的第四大癌症,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診斷及治療之生物標誌。腫瘤表面蛋白可以做為理想的診斷標誌及免疫治療標靶,表面蛋白受體表達增強蛋白6 (Receptor expression-enhancing protein 6, REEP6)在許多癌症上都有高度表達的現象,但在口腔癌上的相關性卻未報導過,我們透過癌症基因體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分析也發現REEP6 mRNA 與口腔癌的不良預後相關,但是,REEP6 蛋白質與病人病理特徵和存活相關性並不清楚,而舌癌是口腔癌的第一大癌,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REEP6 對舌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的腫瘤發展和預後的影響。材料與方法: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檢測舌癌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TMA) 切片中REEP6 蛋白質表現量後,進行統計分析。組織微陣列中共有250 個由手術切除的舌部鱗狀細胞癌組織核芯 (每個病患有兩個核芯),201 個腫瘤鄰近的正常組織核芯 (每個病患有1 個核芯) 與另外35 個呼吸中止病患的正常懸雍垂組織核芯 (每個病患有1 個核芯)。結果: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發現腫瘤組織和腫瘤鄰近正常組織的REEP6 蛋白質表現量顯著高於懸雍垂正常組織(p =0.05),然而,REEP6 表現量與臨床病理特徵及病人存活無顯著相關。但經分層分析發現,在腫瘤較小 (T1/T2) 的病患中,REEP6 在其組織高表達的其「疾病特定存活」(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DSS) 顯著較差(調整風險比,,AHR=1.90,p=0.012);而年齡≦50 歲 (AHR=1.87,p=0.038) 或腫瘤較小 (T1/T2)(AHR=1.64,p=0.043) 的病患中,REEP6 在其組織高表達的其「無疾病復發存活」(Disease-free survival,DFS) 也是顯著較差。結論:舌部鱗狀細胞癌患者REEP6 的表達與腫瘤癌化可能有相關性,而在特定的病患中REEP6 的蛋白質表達量與疾病特定存活(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DSS)及無疾病復發存活 (Disease-free survival,DFS)呈現負相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