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2800/3140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69/20496 (89%)
造访人次 : 9732105      在线人数 : 66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31409


    標題: 魚鱗分解菌株的篩選
    作者: 范吉沅
    周俊吉
    貢獻者: 嘉南藥理大學生物科技系
    健康奇跡農產運銷有限公司巨農有機農場
    田乃月
    關鍵字: 魚鱗廢棄物
    分解魚鱗菌株
    肥料
    日期: 2016-05-10
    上傳時間: 2018-05-21 10:36:11 (UTC+8)
    摘要: 台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後,台灣平均漁產量約為110-130萬公噸,產值約為新台幣900-1,000億元,近十年都高居世界前20名,相對魚類加工後伴隨產生相當大量的漁業廢棄物,根據民國102年漁貨產量推算魚鱗廢棄物約為6569公噸,可見其廢棄物含量十分龐大,其魚鱗組成主要為膠原蛋白(Collagen)與氫氧基磷灰石([Ca10(PO4)6(OH)2], Hydroxyapatite),分別約為20~50%與40~70%,而灰份中元素含量Ca(Calcium)約為39%、P(Phosphorum)21%、Mg(Magnesium)2% 與其他微量金屬元素,可說是肥份相當高,但魚鱗結構穩定分解不易,植物很難直接吸收利用。本研究構想擬自天然環境中篩選可分解魚鱗之菌株,分解魚鱗用以製作生產適當的天然肥料。首先由傳統魚貨市場(台南安平)收集變黑、組織脆弱之魚鱗及其他有機質肥料等材料,在實驗室中進行菌種分離、純化,依據其在營養培養基(nutrient agar)上的外觀形態,共收集34種菌株(菌株編號CNU1~ CNU34,CNU為嘉南藥理大學之縮寫),在30°C的溫度中CNU8、CNU10、CNU11、CNU15、CNU19、CNU23、CNU25、CNU30等九個菌株,具有分解魚鱗之功能,近一步發現CNU10、CNU15在營養濃度低的培養中(營養培養基濃度為原液的1/32)時仍然具有分解魚鱗的能力,其分解率均為19.2%,將來擬要利用此類菌株繼續優化魚鱗分解方法,低成本的開發魚鱗肥料。
    關聯: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起迄日:2016/05/10-2016/05/13,地點:嘉南藥理大學國際會議中心一樓
    显示于类别:[生物科技系(所)] 會議論文
    [藥理學院] 2016 第十屆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師生研究成果發表會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F09.pdf350KbAdobe PDF386检视/开启


    在CNU 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