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23455
|
標題: | 社會排除或自我抉擇?罹患口腔癌者之社會參與分析 |
作者: | 簡文嫆 林文龍 |
貢獻者: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
關鍵字: | 口腔癌 健康信念 社會資本 社會參與 |
日期: | 2008-06-03 |
上傳時間: | 2010-12-30 16:54:34 (UTC+8) |
摘要: | 特別是,罹患口腔癌者因罹癌部位與後續治療方法,在切除口腔腫瘤後造成口腔或顏面部、顎骨等外觀或生理結構的改變,不僅影響個人吞嚥、說話等基本生活功能,也因自我身體意象的崩解產生自背或恐懼等心理狀態,使罹患口腔癌者產生自我隔離、逃避大眾異樣眼光。更甚者,多數罹患口腔癌者因較低社經地位,其收集醫療相關資訊、維繫職場工作,以及求助衛生與社會福利資源等能力薄弱。在如此多重不利條件下,如何促進和保障罹患口腔癌者社會參與的權利,是過去僅重視醫療照顧品質之外亟待重視得社會議題。
本研究針對八位罹患口腔癌者進行深度訪談。初步結果包括:一,當受訪者經濟生活與人際互動網絡之重疊性高,其人際互動網絡之參與情形較容易受個人工作變動影響;二、個人工作轉變受個人因素(如:個人對疾病看法)與社會條件等因素(如:社會歧視)影響;三,依據「個人健康信念」、「社會網絡型態」、「家庭生活」三個構面,受訪者之社會參與可分為四大類型:君子之交淡如水型、獨來獨往型、積極生活型,以及五湖四海型;四,受訪者在經濟生活、人際互動網絡,以及家庭關係等範疇之社會參與情形,於罹病前後彼此間呈現消長的變化。 |
關聯: | 2008年社會工作實務與實踐研討會學術論文集,起迄日:2008/06/03,地點: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
顯示於類別: | [智慧生活學院] 2008社會工作實務與實踐研討會
|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