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58/20456 (89%)
造訪人次 : 5985269 線上人數 : 89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NU IR
嘉南學報
--25 期 (1999)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NU IR
‧
管理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 Scienc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嘉南學報
>
25 期 (1999)
>
Item 310902800/2257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22570
標題:
由《文心雕龍.諧讔篇》論俗賦的意涵
作者:
歐天發
貢獻者:
共同科
關鍵字:
文心雕龍
諧讔
諧隱
隱語
賦
雜賦
俗賦
敦煌俗賦
韓朋賦
吳越春秋
五子胥變文
解夢
對問
詼諧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2010-04-08 13:44:40 (UTC+8)
摘要:
《文心雕龍.諧讔篇》討論諧辭、讔言兩種文體的源流,以具有箴戒作用者為貴。其中揭示的早期諧與讔,大都取材於史傳的對話紀錄,並非獨立的文體。但這種口語韻文,早就流傳於社會民間上-它有娛樂的功能,也有啟發知識的作用。這類的諧辭、讔語、成相(鼓詞)、智辯辭、故事賦等,以有韻的對話或誦話,或曲折或誇張地表現知識與生活趣味,與「賦」字所訓練的鋪陳、講誦的意義相符合。《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雜賦」,與學者所謂的「俗賦」-本來專指敦煌文學的一種-的義涵其實相同。本篇透過對《文心雕龍.諧讔》篇及<雜文>、<詮賦>二篇相關部分的探討,並以現存小說體史傳如<吳越春秋> ,敦煌俗賦如<韓朋賦>,變文如<伍子胥變文>的隱語為實例,以闡說諧譫的性質。並揣摩(詩賦略。雜賦)書目的屬性,認為「雜賦」就是指當時民間講說體的韻文,其意義猶如今之所謂「俗賦」。因此建議以「俗賦」之名,來概括上述的諧辭、讔語、鼓詞、智辯辭、故事賦等類的作品。
關聯:
嘉南學報 25 : p.239-253
顯示於類別:
[嘉南學報] 25 期 (1999)
[通識教育中心]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