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034/20233 (89%)
造訪人次 : 23595060      線上人數 : 74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1336


    標題: 幼兒動脈瘤轉化的超音波影像分析與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立
    作者: 黃文楨
    貢獻者: 資訊管理系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08-07-01 15:53:39 (UTC+8)
    出版者: 台南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摘要: 膜邊型心室中隔缺損(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 Perimembranous VSD)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此種心室中隔缺損常因缺損附近之三尖瓣覆蓋,使缺損分流量逐漸變小,此現象通稱為「動脈瘤轉化」(Aneurysms transformation)。動脈瘤轉化結果可能會有兩種,一種是會自動密合,另一種可能不會密合。動脈瘤轉化後不會密合的情形,病患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透過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技術,可以清楚的看到心室中隔缺損的情況與動脈瘤轉化的現象。
    本研究目的是希望能透過影像處理與人工智慧的技術來觀察與分析動脈瘤的轉化模式,以其能更了解其特性,並增加診斷的正確性。我們和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合作,將過去十年來的先天性心室中隔缺損的病患做的心臟超音波錄影帶轉化成電腦能接受的數位格式後,進行比對分析,並觀察其臨床病徵合動脈瘤的轉化情形。

    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們採用Eigen Image Filtering ,Fuzzy C-mean分割法與Active Contour來準確地找出動脈瘤的範圍與位置,在其位置上顯示鮮豔的顏色以便觀察其變化並計算其面積。然後採用「灰色預測」的方法來預測動脈瘤的形成趨勢,觀察的項目包括其面積以及動脈瘤間的最短距離。最後透過類神經網路的訓練,找出會影響動脈瘤形成的因素,以期能在早期就可以做出需不需要開刀的診斷決策。
    關聯: 計畫編號:CNMI9101
    顯示於類別:[資訊管理系] 校內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1CNMI9101.pdf168KbAdobe PDF1098檢視/開啟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