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台灣地區已於民國82年進入高齡化社會,目前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超過兩百三十萬人,行政院經建會預估民國115年將超過總人口之20%,屆時每五人中就有一位老年長者。老年人口眾多,老年人在養生保健、休閒旅遊、銀髮住宅、生活用品、居家與社區照顧服務、機構服務、心理諮商及生命禮儀等方面的需求龐大,「銀髮經濟」時代來臨,將帶動以銀髮族為服務對象的事業及產業的發展。 1.我國樂齡銀髮族人口急速增加,休閒、旅遊及第三齡教育需求殷切。 國人平均壽命不斷提高,退休年齡趨向中年,因此自工作職場退休後體力與精神仍佳,並有充裕的時間從事休閒活動、旅遊及第三齡學習教育,這些活動不但可豐富銀髮族的人生色彩,更能將其淬練的人生智慧再度貢獻於社會,因此相關職場亟需投入專業的服務人員。 2.銀髮族的健康促進服務產業蓬勃發展,亟需專業人員。 銀髮族隨著年歲增加,身體功能逐漸老化,為能延年益壽、保持健康的身體與生活品質,舉凡食、衣、住、行等特殊需求龐大,例如健康食品、保健用品、居住環境規劃、生活輔具等產業。然而在這專業分工的社會中,亟需瞭解銀髮族各方面需求的經理人,提供專業的服務。 3.我國人口急速老化,家庭結構縮小,老人對外尋求生活照護支持之需求大增。 經建會之人口推估,民國115年時每五位國民中就有一位老年長者,若以5%重度失能需長期照護之比率推算,藉時將有將近24萬的老人需要被照顧。目前我國失能老人多由家人照顧,但是未來少子化的現象將反映在家庭結構上,能照顧老人的家庭資源銳減,甚至缺乏,老人所需的生活照顧負荷勢必將轉嫁到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統,此時無論是在地老化也好,機構照顧也罷,所需的照顧服務人力會相當可觀。 4.政府獎勵民間投資,老人福利服務及相關照護資源快速增加,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恐急。 根據衛生署及內政部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長期照護服務及老人福利機構數量從民國80年代後期即大量興建,至民國95年全國老人照護服務機構(包括安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日間照護及居家護理等)計有1,666家,總床數59,637床,近六年來機構增加了1,127家,平均年成長率達2.4倍。未來隨著社會老化趨勢,還將有更多老人相關服務機構陸續設置與擴充,預期機構內的照顧服務及經營管理人力需求將持續增加。 5.強化長期照顧人力培育,是政府未來十年重要的社會福利政策目標。 根據內政部所訂定之民國104年經濟發展遠景-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中,有關「建構長期照顧體系十年旗艦計畫」,明定第一階段(民國96-98年)應完成的重要目標即為強化長期照顧人力之培育,計畫內容除針對老人照顧人力加強培育之外,更計畫擴增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之專業評估人力及照顧管理相關人才,以協助整合現有長期照顧資源,對老人提供適切之照顧服務。
最後更新時間: 2019-12-08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