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034/20233 (89%)
造訪人次 : 23629156      線上人數 : 68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nu.edu.tw/handle/310902800/22396


    標題: 創傷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藍色螢光蛋白產光原因之探究
    Study of Fluorescence Production on 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from Vibrio vulnificus
    作者: 蘇哲弘
    陳連輝
    謝桂鈺
    張淑玉
    貢獻者: 工業安全衛生系
    食品衛生系
    關鍵字: 創傷弧菌
    藍色螢光蛋白質
    短鏈去氫氧化還原酶
    Vibrio vulnificus
    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2010-03-23 09:36:29 (UTC+8)
    摘要: 創傷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CKM-1 的藍色螢光蛋白基因(bfp),可譯出 239 個氨基酸序列,將 bfp in frame 接入 pET21b 表現載體,轉形進入大腸桿菌 BL21,經由長波UV燈(366nm)照射會發出顯著的藍色螢光;透過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對,得知藍色螢光蛋白質(BFP)應歸類於短鏈去氫氧化還原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SDR)family中之一員,而且 BFP 亦具有 SDR 蛋白質特有的絕對保留性殘基;除此之外,不同來源的SDR蛋白質利用X射線結晶圖也已證實其立體構形的型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經由人類 cDNA基因庫將五種SDR基因選殖出來,分別以 pET21b 為載體,轉形進入大腸桿菌 BL21,發現這些與 BFP 具有同源性的 SDR基因產物並不具有產光的特性,初步推論 BFP可以直接吸收菌體外的輻射性光能(UV),並將能量轉移而釋出螢光的產光特性,可能不單是取決於分子的三度空間結構。
    關聯: 嘉南學報 26 :p.130-140
    顯示於類別:[嘉南學報] 26 期 (2000)
    [職業安全衛生系(含防災所)] 期刊論文
    [ 食品科技系 ]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NU 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